在黄金周过后的5月11日,十文字学园女子大学的综合课堂为了〈关于国际视线的网页制作〉去横滨镰仓进行了参观学习。对横滨湾附近的日本新闻博物馆的展览非常感兴趣,从中我们了解到了新闻发行的历史,战前战后的许多大事件,广告的发展,印刷技术的进步。接着,我们又到了镰仓。去看了大佛和鹤岗八幡宫,又了解到了许多日本文化。
(黄 瑜
)

过去的新闻用纸和现代的我们
日本新闻博物馆
笹本恒子先生,被认为是日本最初的女性报道摄影师,现在也精力旺盛的继续采访•执笔活动。
她的活动也能选择作为各种媒体焦点,不用说报道领域,个人生活方式也引人注目。
笹本先生是1914年东京出生。在打工东京日日新闻的契机,被「照片协会」发掘成为一名报道摄影师,参与了日德伊三国的妇女庆祝会,ヒトラーユーゲント来日本,日美学生会议的记录等的摄影,也拍摄了日美开战前夜的珍贵的照片。战后成为一名自由工作者,参与了安保斗争和大宅壮一等等的采访。此后,一段时间离开摄影前线, 1985年召开的展览会作为契机她再次拿起照相机,为宇野千代(小说家)和三岸节子(画家)等的明治出生的女性进行了摄影。
今年为了迎接笹本先生的100岁生日展示出她多年的采访拍摄积蓄的照片。回顾从战前开始到战后的昭和,平成到昭和的日本,在女性的社会和不稳定的时代中通过照相机奋战的笹本先生的人生轨迹。
看笹本先生的照片的时候,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她为很多的有名的人物拍摄了照片。演员,政治家,作家,画家等等。但是在她的相机中这些有名的人都只是一个与人亲近的普通人的感觉。
(唐雪梅)

乘坐海上观光车 享受海风
乘海船
我一直很好奇的是在横滨坐船的时候,明明离工作人员很远,但是船离开的时候仍旧可以看到他们对我挥手的身影,那样的虔诚让我震惊的同时更让我感动。前几天,一个朋友去登山,奇怪的是来来往往的人都和她热情的打招呼,细细问来知道,那是为了在大山中如果有人迷失可以及时与警察取得联系。生活这样的细致入微,或许只有在日本才看的到吧。
(张曼华)
第一次外出学习旅游
到横滨下车后直接坐船上汽车到了山下公园。在那看到日本很有名的塔,据说有50多年的历史了。然后又去了新闻博物馆,里面有好多的日本旧时代的东西,就像来到古代的日本一样,历史的魅力真是不可小觑。然后就去镰仓那看到了镰仓有名的佛,还和朋友一起进佛的里面,令人惊讶的是里面有好多的硬币,出来之前我也放了一枚10元的作为留念。一整天去了好多地方,大家最后都特别累,可确实也是让人开心的一天。
(展岳)
看海
到了横滨,刚一看到海,大家就都兴奋起来了。然后,拿着老师买来的乘船票,开始了海上之旅。小船向前飞驰,海风吹拂着脸颊,海浪的水滴溅在身上,心旷神怡。看到远处高大的建筑,摩天轮啊军舰啊和纯净的海浪交相辉映,觉得自己的心胸也随着变得开阔实在是难忘的美景。
(杨柳)

初夏 享受健康的素肉料理
镰仓大佛内部参观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有名的镰仓大佛。不愧是古都特有的代表性标志,吸引了许多游客。我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佛像。抱着好奇心,花了20日元去了佛像内部参观。游客们纷纷把500或100或50的硬币放在内壁的缝隙中为自己和身边的人祈福。当然,我们也照了许多照片。可以边玩边学,真是好幸福。
(郝彤彤)
看镰仓大佛
此次参观镰仓大佛。感慨颇多。一睹镰仓大佛,使我想起了中国的佛教。我认为,佛像既不是观赏品,也不是风景。大佛的影响力,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想,也正是这个原因,大佛才吸引了众多来自国内外的观光客吧。镰仓大佛仿佛兼具着庆派的风格与中国宋朝的佛者的影响。就好像中国的如来佛,神圣又庄严。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们,虔心地祈求大佛,予以庇佑。同时我也祈求大佛保佑我的愿望得以实现。
(富京京)
小町通
第一次去镰仓,还是我高二时的春游的时候。
我对于镰仓的印象,就只剩漫步在小町通了。在那条小街上,不是只有卖吃的的古朴的店,还有针对年轻人开设的音乐店和卖hello kitty的小店。
如果我可以再去一次镰仓的话,不仅要去参观寺庙,八幡宫和比较时尚的和食店,一定会再去一次小町街!
(石黑惠)